◎何奎 記者 韓宋輝
保險業迎來高管密集調整。今年以來,至少有20家保險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職位發生變動。
新老交替、改革轉型是保險公司高管集中更迭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保險業面臨較為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如何準確把握行業變革的時代脈搏,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考驗著每一位接棒者。
保險業密集“換帥遣將”
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在上市保險公司中,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等公司總部及其子公司相繼出現人事變動。
6月,平安產險總經理史良洵任職資格獲批;人保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肖建友兼任人保壽險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裁,不再兼任人保壽險董事長。此前,平安人壽董事長楊錚、太平財險董事長尹兆君、平安資管董事長黃勇獲高管任職資格。
高管的快速更迭,從側面反映出保險行業面臨的種種壓力。其中,中小保險公司面臨的壓力更甚,高管變動也更為頻繁。東海航運保險、華泰保險、和諧健康等保險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職位今年雙雙生變。
大公司內部選拔人才,中小公司外部選賢任能。總體來看,大公司具有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履新高管多從內部選拔,史良洵、楊錚、黃勇皆是在中國平安打拼多年;中小公司去舊迎新,從外部吸納人才,和諧健康董事長趙建新和總經理沈喆颋分別來自長城人壽和復星聯合健康。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保險業經歷內部改革轉型的陣痛,又面臨疫情沖擊,對于這些新上任的保險公司高管而言,如何在行業轉型進程中脫穎而出,考驗著他們的管理能力。
“70后”高管登上舞臺
金融行業向來看重職業經驗,核心管理層崗位更是如此。此次變陣之后,一些擁有豐富履歷的“70后”保險人進入核心管理層,如海保人壽董事長趙樹華、永安財險董事長常磊、同方全球人壽總經理朱慶國等。
滬上某高校一位保險學教授表示,從基層成長起來的“70后”保險人擁有豐富的一線經歷和管理經驗,越來越多“70后”成為保險公司高管是保險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70后”保險人的子女多是“90后”,他們能直接了解到年輕人對保險的需求,或許會給行業發展帶來新的視角。
董事長、總經理密集變更后,會給保險公司經營帶來多大影響?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說,不同保險公司受影響程度有所不同;此外,不同高管對公司內部管理要求、市場判斷和經營戰略的選擇往往各有側重,高管變動過于頻繁或使公司發展戰略難以確定,經營管理風格出現搖擺。
直面行業變革挑戰
當前,保險業面臨較為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接棒者會第一時間直面行業變革帶來的挑戰。
作為執掌過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兩大上市保險公司的老將,萬峰在今年3月提出,我國壽險業將進入第四波發展。“如果說,前三波是‘市場理財需求導向+公司追求資產規模導向’促進了行業發展,那么,第四波行業發展,將是在服務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大局下,為滿足社會大眾對養老、健康保障的需求,提供補充保障服務。”萬峰總結道。
職能轉變帶來了保險供給的轉變。萬峰認為,過去,在“大理財”的環境下,大眾都有保值增值的需求,對理財產品接受度高,產品銷售也相對簡單。如今,在保障體系改革的環境下,保險公司須提供養老、健康等純保障型產品。老百姓對保障型產品的需求多樣,代理人也要有更專業的銷售技能。保險公司應更了解客戶需求,提高產品設計能力,提高銷售人員的基本技能。
投資環境的變化也給保險公司經營帶來更大挑戰。近年來,基金、債券、信托領域陸續出現信用風險,保險公司在非標領域的投資壓力很大。在強監管與“優質資產荒”的背景下,保險公司在投資端面臨的挑戰剛剛開始顯現。

責任編輯:張文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